尚未有才,却已尽涸,愚人稍怯懦。
词无观止,文无向背
试问观止否

近五年中国志怪研究文献阅读笔记(二)

《山海经》中古今妖怪艺术形象的分析及应用实践 谢地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摘要:在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历朝历代都不缺有关于妖怪的神话化说,虽然妖怪始终属于"难等大雅之堂"的存在,但他们己经陪伴这个古老的國家发展了几千年,并且随着时代的变换在形象和内涵上不断变迁。时至今日,在自然科学的倡导和大力发展下,中国妖怪陷入了再难陪伴这个文明古国走下去的困境,相比中国妖怪,那些远渡重洋的抵达日本的妖怪是幸运的,他们改头换而如今仍活跃在日本流行文化中。当今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是一个不能被某一种文化风格独霸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大力发展本民族文化的时代。妖怪艺术形象作为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已经默默无闻了很久很久,甚至如今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下备受嫌弃和排挤。妖怪是先民在原始意识下与自然相处的智慧的产物,蕴涵了千百年来的中国古代人的信仰和哲学理念,在发展本民族传统文化这一共同目标下,妖怪艺术形象的重塑也被提上日程。

本文通过对中国最古老妖怪艺术形象《山海经》中的神人异兽进行梳理和研究,总结出古代的妖怪艺术形象难有固定形态、是中国各地的"原住民"、造型形象由动物和人组合等特点,同时深入思考其艺术形象中蕴涵的相生相克、阴阳调和、万物有灵等哲学思想,提出传统妖怪艺术形象不仅有造型形象,更包含了故事形象,证实传统妖怪艺术形象是有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文中又选取现代绘本《山海经》的插画,分析出一系列传统妖怪艺术形象的造型形象特点,通过对比《山海经》古今妖怪图画,分析《山海经》神人异兽的现代插画的创作手法。同时又分析日本妖怪艺术形象在现代发展的成功案例《鬼太郎》,对比中日妖怪艺术形象的现代故事形象塑造,从中吸取一些经验,最终创作实践W《山海经》中描写的小人国为题材的儿童绘本插画,塑造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恃色的现代妖怪艺术形象。



关键词:《山海经》、妖怪艺术形象、绘本插画、古今对比、故为我用

 

阅读摘要:

  1. 日本的妖怪大都出自中国,中国的妖怪最早就出现于《山海经》。
  2. 妖怪虽然是非科学的存在,但它可以停留在科学之外,以自己的形态存在着,让人们看到除了科学之外还有另一种解释世界的方式。
  3. 因为在古老的信仰和价值观念约束下的古代人,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紧张,而是有着一种朴素的与自然相处的智慧。妖怪艺术形象内涵的类似于“万物有灵"的观念,不再封建迷信,而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仰。
  4.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精灵说》,我们可得知:灵魂,是柄于人类的一种灵的存在。死灵,是栖于死者的一种灵的存在。精灵,是栖居在人类以外的事物的一种灵的存在。

 

阅读笔记:

这篇论文是一篇艺术硕士论文,其探讨的方向虽然是艺术类,但选题缘由很让我欣喜。作者从对日本的妖怪文化的喜爱转向对中国妖怪文化的担忧,并认为在唯科学主义的今天,妖怪文化急待拯救。作者认为妖怪虽然是非科学的存在,但妖怪文化却包含着中国古时人们的信仰和哲学,其人与自然的相处的智慧更是今人所应反思的。

作者以《山海经》为中国妖怪文化的切入点,试图通过创新《山海经》的绘画方式来达到类似日本《鬼太郎》的效果。但是这篇论文最后的展出设计却有些差强人意了,绘画的内容和美国动画电影《奇妙仙子》很雷同。作者的设计虽然立足在《山海经》和中国传统元素上,但画风却流露出一股欧美味。

这篇论文文笔并不怎么优美,逻辑感稍差,引用重复切量少,语言偏口语化且有病句,整体看来有虎头蛇尾之嫌。因此,这篇论文的参考价值并不高。但其选题的缘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引人思考。拯救中国妖怪文化仅仅依靠艺术创造是不够的,这更需要文化史、文学和历史学对整个中国的志怪进行重新认识和探讨。

 


评论(2)
热度(2)
上一篇 下一篇

© 试问观止否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