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有才,却已尽涸,愚人稍怯懦。
词无观止,文无向背
试问观止否

无闲聊史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关于重写近代史的思考。

作者的论断在于:现在流行的“中国威胁论”,或许不尽合理,充满敌意,但当中国持续强化“悲情叙事”,那么国民会觉得世界各国不仅在过去一百多年对不起中国,而且现在也对不起中国。相激相荡,世界对中国的看法不可能更温和。这是从民族主义视角进行观察。

这样的言论看似合理合拒,貌似贴合国情,顺应时代发展。但却有着扭曲的历史观。

作者这样的态度表明,在他看来,历史是可以任由人打扮的小姑娘,什么样的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历史都是由时代的掌控者所决定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学习历史,是为了认识我们自己,不仅要认识自己曾有的荣耀和辉煌,也要认识到自己曾有的落魄和困楚。历史所给我们的是事实是真相,如果我们的理解并不能达到真相的地步,那是因为我们的认识不足,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而不是因为历史本身有不对的地方。

作者提到近代史的“悲情叙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我们的近代史就是一部艰难的挣扎史,不仅是国运,更是千万的老百姓。

近代史离我们的距离不超过200年,在信息化和历史留存相对完好的年代里,近代史是我们最直观能去感受的民族苦难史。

支撑一个国家在世界立足的除了经济和军事,更需要是精神和文化面貌。只有感受过先辈的痛楚之后,才能以谦虚地态度去维持一个大国形象。

而关于“中国威胁论”的说话,难道是我们改变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就能解决的?如果这样想,那作者未免也太过幼稚了。

评论
热度(4)
上一篇 下一篇

© 试问观止否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