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有才,却已尽涸,愚人稍怯懦。
词无观止,文无向背
试问观止否

词评To衣卿

算来已经好久没写词评了,谢谢衣卿妹子的信任。

在看词前,我仔细看了创灵,这个故事很简单很淡然,一对志不同的好基友的相会。再看词,挺惊讶的,词作说这是她的第四首填词作品,相对于一个填词新人来说,这样的作品已然有了其独特的地方。词作自称词太过口语化,其实古风词写作大部分人会经历一个由繁入简的过程,返璞归真的词更容易打动人,而这篇很显然较之词来说,似乎更像一篇短文,一篇自述性的日记。

词作写词方式大致三种,将自己带入到某个角色,或将自己置入上帝视角,或词描述的就是词作自己。

这篇词是典型的带入式的,带入的也很成功,词成为主人公的语言,没有突兀的地方,因而词会通顺成章,没有断裂的地方。

  • 舟灯微如豆,青梅酒两盅。

  • 有友自京来,奉积年粗酿作佳琼。

  • 薄暮透疏星,浮枝栖眠鸥,淡月照清风。

  • 一舟一双人,泛泛碧波中。

开篇写景,营造环境和氛围,这是个很恬淡的小世界,摘选意象也符合人物形象,并没有过失之处,同样也没有什么打眼的地方,有时候词作会把景作为最为重要的地方去精心打磨,使写景的语句更为出彩(比如我)。但这首词以其通篇的直白铺叙,并没有采取这样的做法,即使是勾勒场景也仅仅是把“当时当景”说出来而已。

这样的做法并不能说是不好,这与词作自己的风格和喜好有关,但一首词必然是需要出彩点的,景如果没有,就需要在情处落笔。

情的表达,在这首词中,很为特殊。可以说通篇都在是直抒胸臆,因为词即是主人公的话,主人公的情感如何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也可以说通篇没有感情描写,因为这样类似日记式的词,一直在叙事,你“嗔我离去太匆匆”,而我其实只是因为“终归择道不同”,那些年里我也鲜衣怒马肆意狂放过,却终究拜倒在生活的现实中,现在呢,你“住庙堂高且远‘,我”身山水隐林丛“,来来来,不要想太多,喝了这杯酒再各奔西东把。

词作在创灵中有将”欲嗤世人多庸碌,却道欲活先泯众“这句摘出,特意表达了词作的感情,但在我看来, 这句仅是词作的感情亮点,而非词的。

若说一定要拿出一个亮点,也就是在写那段”我也曾“的地方。

  • (我也曾——)

  • 扬鞭南荒北斗,行至水尽山穷。

  • 引志名传四海,剑指处莫不避锋。

  • 我也曾,煨酒饮冷暖,寻柳问春冬。

  • 睡饱花间觉,白马踏凌峰。

这一段读来酣畅,如果以我的感受来说,我可以认为其实词作和词作塑造的这个人物并不是真的喜欢隐居,而是依然眷恋着往日的潇洒生活,能有优渥的生活环境,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从这篇词里我没有读出来主人公对现在的隐居山水的生活的热爱,这不是一个洒脱的人。而词作这里给他定位其实是有些出入的,我更建议把他定位到成为一个市井人物中去。

总的来说,这首词,并没有明显的亮点。这是一个缺陷也是一个独特之处。

缺陷在于,我们读词希望有一个代表性的点让我们留有一个印象,而这首读完得到的是一个故事,是我们看到了日记本中的一篇。那么我可以说,对于这首词来说,我完全没有去走进,因为我是个看客,无法从中得到会心一笑或默默无言的效果。其独特之处便是我在前面提及的自述方式。


这篇词评我并没有去用以往的方式来写,主要也是因为词的角度的特殊。词作的叙事能力其实很棒,能做到详略得当,安排合理,不会有生硬的地方,也避免了大部分词作的浮夸风,这一点是我所欣赏的。

但词作还是没能避免一些古风词的套路,走”入世““出世”CP梗,不要依附经典梗,而要根据自己内心的想法去塑造自己的梗。这样词的内容和内涵的情感更容易统一。

以我个人角度,我更希望词作能在写景方面多下功夫,词作在写景上有些寡淡了,并不是我希望能看到的词。也是因为这点我才觉得词作并不适合写隐居词,真正心怀隐居的人必然是对自然风光有着独特眼光,能写出让人怦然心动的词。



评论(6)
热度(1)
上一篇 下一篇

© 试问观止否 | Powered by LOFTER